在九龙县乃渠镇商贸物流中转站门口,挂着“九龙花椒产业园区”“菜鸟乃渠公共服务站”等数块牌子;而在偏桥村的邮快驿站,除了快递收寄服务专区,还设置了农特产品交易中心、便民超市等……这是九龙县在乡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另一创新思路——政府主导统筹各类资源,建设“一点多能”的站点。
“乃渠镇商贸物流中转站改建自一所闲置小学校舍,这里整合了邮政和‘三通一达’等物流企业的物流站点,实现了‘统仓’。同时,除了基本的收件寄件和快递分拨功能外,这里还设有烘干车间、冷库等,我们在农户那里收购的花椒可以就地粗加工后销售。”九龙县经信商务合作局局长苏淼龙说,2023年,中转站转运了快递6万余件,收购了农产品150余吨。
“以往末端站点盈利困难,无法支持更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建设,大多数站点存在面积小、功能分区不明等短板,也制约了站点的盈利。”李毅介绍,按照“一点多能”的思路,九龙县共建成镇级服务站16个,村级服务点25个,实现了乡镇全覆盖、行政村全辐射。
在运输体系方面,九龙县集合了邮政、快递公司、客货车量等运力资源,由九源公司采用“统一的系统、统一的服务标准、统一的人员配置”,承接九龙县7家快递农村末端投递业务,实现“共配”。
“我们目前开通运行农村配送线路8条,每两天1个班次。”苏淼龙说,资源的高效利用使运营成本进一步降低,“从县城网点派送到村上的成本,已经降低到0.4元左右。”
链接更大市场
“中转+前置”流通提速
运营成本的逐步降低,让快递进村得以初步实现,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,还需要更加完善的商贸物流体系建设。
“虽然上述举措让快递进村初步实现,但还需要找到更多持续稳定的增长点,让整个配送体系可以‘断奶’——即使脱离政府补贴也能有效运转。”甘孜州商务和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坦言。
在九龙县汤古镇的九龙县智慧农业物联网中心内,主播在镜头前奋力吆喝,向网络另一端的消费者推销当地的农产品。远在500多公里外的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前置仓内,一件件装满农产品的包裹,正运往全国各地。
通过互联网销售、前置仓发货,九龙县的农产品走向更大市场。2023年,九龙县运输牦牛、生猪、水果等上行进城2600余吨,还将400余吨野生菌销售到了全国各地,实现了销售收入7000余万元。
在汤古镇伍佰尼村,一个占地面积10562平方米的物流园区正在施工,园区共设置了综合调度基地、快递分拣中心、冷链运输中心、仓储配送中心四大板块,预计将在今年6月竣工投用,一方面为外销的农特产品补上“物流园区冷链中转”这一环,进一步压缩发货周期,另一方面为本地商家提供更便捷的进货渠道,降低进货成本。
“未来,来自大城市的商品将被集中储存在物流园区。我们在为乡村派送包裹的同时,还能为当地的超市、小卖部、农家店送货上门,让他们不必专门跑到县城甚至更远的地方去进货。”三郎江措说。
“物流体系的完善,既是‘快递进村’的民生所盼,也是产业振兴的翅膀。”甘孜州商务和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说,这也是该州要在全州推广“九龙模式”的原因,“它是可持续,可复制的。”
业务:0551-6899 3317 手机:189 5606 1533 李先生
地址:合肥市瑶海区长江东路曹冲物流园 皖ICP备17002535号-13